A380航空模擬器出世 高仿真體驗飛行駕駛
從2013年12月開始,國內各航空公司不約而同地啟用空客A380飛機執飛上海航線。至此,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簡稱“浦東機場”)空客A380航班達到每周17班。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簡稱“首都機場”)也不甘落后,空客A380航班達每周10班。
這一有著“空中巨無霸”之稱的大型寬體客機由于載客量大、油耗低、噪音低而成為民用航空市場的新寵。
然而這樣一架集合了科技最新成果的民用飛機,更多的人只是以乘客的身份乘坐。如果有一天,普通人也可以走進A380的駕駛艙,體驗一把駕駛高科技飛機的感受,也許會對科技改變生活有更深的理解。
如今,A380的飛行駕駛模擬器應運而生了。這款高仿真的A380飛行駕駛模擬器擁有4條航線(兩條國內航線、兩條國際航線),所有航線均能夜航,并采用了與A380相似的操縱模式,比如側翼操縱桿、地形導航表等。還包括方向操縱桿、起飛控制、踏板、方向指示系統、速度與高度控制系統、起飛降落控制系統等。這套180度景觀的飛行駕駛模擬器能讓體驗者從視覺、聽覺、觸覺及體感全方位體驗,產生真實駕駛的感覺。
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體驗者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就學會駕駛飛機的技巧并學會觀察飛行儀表,完成起飛、著陸、轉彎、特技飛行等復雜動作,讓人恍如置身真實的A380駕駛艙,體驗操控最現代化客機的樂趣與震撼。
模擬器與真實的A380駕駛艙差別并不大,也是位于機身最前方在兩層客艙中間的高度,采用雙人體制,只不過真實駕駛艙應用了新式的交互式顯示屏和由以太網連接的擴展性集成航空電子模塊。駕駛艙雖然采用了新設計,但同時保持了運營通用性的優點。A380具備與空中客車公司其他電傳操縱系統飛機相同的駕駛艙布局、程序和操作特性,從而減少了飛行員從一種空中客車飛機轉換到另一種空中客車飛機所需的培訓時間。
真實的A380駕駛艙有8個液晶顯示器。包括2個主要飛航顯示器、2個導航顯示器、1個發動機參數顯示器、1個系統顯示器和2個多功能顯示器,這2個多功能顯示器為飛航管理系統提供操作界面。
除了模擬飛行駕駛外,展示器還通過多媒體的形式科普高科技飛機的技術亮點。亮點之一便是,新客機在更大范圍內采用了復合材料,引入了許多新的系統和工業工藝技術。比如飛機約25%由高級減重材料制造,其中22%為碳纖維混合型增強塑料(CFRP),3%為首次用于民用飛機的GLARE纖維—金屬板。與傳統鋁材料相比,GLARE(玻璃纖維增強鋁)材料重量輕、強度高、抗疲勞特性好,同時維修性能和使用壽命也得到大大改善,并且不需要特別的加工工藝
現代飛機還采用了每平方英寸5000磅壓力的液壓系統,壓力的增加意味著可使用較小的管道和液壓部件傳輸動力,減輕了重量。與一般民用飛機采用的每平方英寸3000磅壓力的液壓系統相比,前者可提供更大的動力。
而其納米芯板架機翼產生的飛行升力也是驚人的,它意味著即使飛機所有的引擎全部損壞,飛機大約在36000英尺飛行高度上“飄落”下來的ETOPS(在確定航程時,假設飛機一臺發動機失效在標準大氣條件下,飛抵最近的備降機場限制時間)為60分鐘,而不是一頭扎地墜毀。
就算是一名沒有航空知識背景的普通觀眾,只要走進這臺飛行模擬器,也會對航空科技的最新發展產生興趣,并領略到科技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